2800多年前的古人也有自己的“錦鯉”
來源: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小朋友們
你轉發過開運錦鯉嗎?
2800多年前的古人也有自己的“錦鯉”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西周鯉魚尊吧

身形胖胖 卻是古代酒桌上的“頂流”
尊,并不罕見
但鯉魚形狀的尊卻少之又少
2800多年前
西周人打造的這款鯉魚尊
是我國首次發現的
立體鯉魚造型青銅器
與山西博物院的鳥尊不同
這件尊不是祭祀用的禮器
而是真正在飯桌上用的實用器

△西周鯉魚尊
鯉魚尊的設計別出心裁
身體肥碩但比例協調
魚目圓睜,魚尾稍彎
好像正在悠然游動
身上細線雕出的鱗片
排列整齊、線條流暢清晰
背脊的蓋子兩側各有一條小鯉魚作裝飾
三魚靈動共游,滿滿都是細節!

△西周鯉魚尊
作為盛酒器
它的實用價值更是拉滿
腹內中空
酒水可從魚背處帶蓋的
長方形尊口注入
開啟的魚口可將酒水倒出

△西周鯉魚尊
魚腹下有雙手捧腹
作負重狀的4個“大力士”
表情夸張、生動有趣
小小的力士抬大大的鯉魚
創意100分!
4個小人中有3人是
有頭發、咧嘴笑的力士
只有一個小人嘴巴閉合
頭上無發

經專家檢測
這個力士是后來補鑄的
由此也證明此魚尊為實用器無疑
從餐桌到生活用品
一條魚的藝術“破圈”之路
靠水吃水,捕魚吃魚
魚在數千年前
就游進了先人的生活
作為重要藝術題材
魚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
陶器、玉器都是它的完美拍檔

△西周片雕玉魚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青銅器上的魚紋
則大多出現在商代晚期
且并不多見
西漢開始,魚紋盛行
水洗器上多見它的身影
人們還把立體的魚造型
做成扁壺使用

千年來,以魚為主題的 各類“周邊”
層出不窮、自帶流量
原因就在于
它身上的好運光環
多子多福、年年有余
鯉魚躍龍門等
魚的寓意也在傳承中
不斷豐富發展
如今,好運錦鯉
已變成人們對美好生活
的由衷祈愿
我國首座以青銅器命名的
“寶藏”博物館
喜歡青銅器的朋友
一定不要錯過
鯉魚尊所在的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先秦文物看陜西
銅器還要看寶雞”
寶雞是炎黃故里
又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館藏文物48萬余件
商周青銅器尤其多
這些青銅器精美絕倫
有的以銘文見長
有的則是器形宏大,紋飾華麗
每一件都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許多青銅器專家也因此
對寶雞流連忘返,贊不絕口
去陜西旅游
可以把這家“小眾”博物館安排上
小朋友們
看了這條從2800多年前游來的鯉魚
希望你在生活中也能如魚得水
所到之處皆好運!
編輯:媒介與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