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嗎?
來源:全國少工委
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嗎?在很多老教材中,都將始祖鳥描述為鳥類的祖先,認為現代鳥類都是從始祖鳥進化來的。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始祖鳥只是鳥類演化路上的旁支,它們早早就從鳥類家族分化出來了,頂多算是現代鳥類的史前遠親。
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出土,人們發現恐龍最有可能是鳥兒們的祖先,尤其是獸腳類恐龍,它們和鳥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此說來,始祖鳥應該也是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
始祖鳥又叫古翼鳥,生活在距今約1.5億到1.48億年的晚侏羅世(侏羅紀的第三個時期),主要分布在歐洲南部的島嶼上。始祖鳥體長約為50厘米,體重不超過1千克。
2004年,科學家對始祖鳥的頭骨化石做了X射線和電腦斷層成像分析,發現它的大腦結構與現代鳥類的非常相似,其中視覺區域占了腦部的三分之一,說明始祖鳥擁有超強的視力。

始祖鳥還有類似于現代鳥類的內耳結構,這說明始祖鳥已經擁有飛行所需要的平衡感、空間感與身體協調能力。然而始祖鳥的翅膀結構比較原始,并不能進行長時間的振翅飛翔。所以相對于飛翔,它們可能更習慣于在森林中奔跑、追逐獵物。
始祖鳥化石標本常常呈現頭部后仰、肢體扭曲的猙獰姿態,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怪異的姿勢,是因為始祖鳥死后頸部肌肉強度下降,頸椎間富有彈性的韌帶自動牽引著脖子向后拉。只有當死亡或深度休眠時,神經對肌肉的控制力減弱,這種姿勢才會出現。除了始祖鳥,許多恐龍以及現代鳥類也有類似的結構和機制。

始祖鳥長有指爪,雙臂具有發育完全的飛羽結構,它們已經能夠完成簡單的飛行運動。
從腦部與身體的比例來看,始祖鳥可能擁有侏羅紀“最強大腦”。
始祖鳥長著一雙大長腿,腿部脛骨后方還附著有羽毛。
始祖鳥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以在快速奔跑時保持平衡。

編輯:媒介與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