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怎樣形成的?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兒童報”(ID:zgetb1946)、青島少先隊”(ID:gh_d9a5f802602e)
播下希望的種子
水培植物有哪些?“魚植共生系統”是什么?江蘇省儀征市張集小學的隊員們來到揚州市天樂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一探究竟。

在農耕館,隊員們認識了沙土培育的多肉和無土栽培的田七,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隊員們仔細觀察著每株田七的根須發展,用根須的不同形態判斷水培時長。輔導員老師還向隊員們展示了先進的“魚植共生系統”,隊員們了解到“魚植共生系統”是一種既環保又節能的復合種植方式,是農業與生物科技的融合。

隊員們還見到了傳統的農具,學習用釘耙修整土地,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傳統農耕文化。大家在輔導員的指導下親手種下小黃豆或田七,從選地、清除雜草到挖坑、埋種、澆水,每顆黃豆、每株小苗都飽含著隊員們的希望。

家鄉的工業文化,真豐富!
“煤是怎樣形成的?”“煤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帶著一個個“小問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第四小學的隊員們走進開灤博物館,了解煤的形成過程、學習中國鐵路和機車發展的歷程。

在《黑色長河》主題展覽中,隊員們觀看煤炭的形成過程,欣賞中國古代采煤小劇場,見到了中國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發行于1881年的開平礦務局股票.…..大家深刻感受到煤炭文化深深烙印于唐山這座城市之中。

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中,隊員們了解了中國鐵路和機車發展的歷程,大家還走進距離地面60米的運輸大巷中,認識了從原始采煤到現代化采煤的演進歷程,深刻感受到過去煤礦工人工作的艱辛。
我和科學手拉手
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龍湖小學里熱鬧非凡——科技創新節活動正在火熱進行。在機器人展示區,隊員們聽講解員介紹手柄的使用方法,知道了如何遙控機器車的方向和速度。在生命科學展示區,許多動植物的標本被放置在展臺上供隊員們觀察。

磁懸浮地球、天體搖擺儀、水龍卷.…....在科普教育展示區,隊員們看到許多模型展示的各種物理現象。在飛機穿越探索區,隊員們嘗試把紙飛機射入穿越環,體會飛翔的不可控和搖擺。多功能廳里,隊員們通過食品安全講座,知道了如何選購安全的食品、如何清洗果蔬等生活常識。通過不同的展區里不同的體驗,隊員們零距離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激發了隊員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共護蔚藍 與環?!巴毙?/b>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隊員們開展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題實踐活動。大家用五彩斑斕的畫筆在長卷上繪制城市發展、“綠水青山”,畫出各自心目中“地球媽媽”的美麗模樣……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一雙雙小手中鋪展開來,畫面中寄托了隊員們對共筑美麗家園的美好愿望,蘊含了對地球母親深深的熱愛。

隊員們和輔導員老師組成“最佳搭檔”,共同開展海灣“凈灘行動”,清理海灘上的海漂垃圾。隊員們手拿工具,認真細致地尋找垃圾,輔導員們手持垃圾袋,現場給隊員們講解海洋生態環保知識,讓隊員們在勞動中激發保護海洋、探索海洋奧秘的興趣。

編輯:媒介與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