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我來學,“蒲公英”小隊在行動!
來源:中國紅領巾
近日,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五(2)中隊“蒲公英”紅領巾學習小隊展開了黨史尋訪行動??祀S鏡頭一起看看他們究竟都去過哪里吧!

尋訪一:中國共產黨南京歷史展覽
隊員們的第一站就是“人間正道是滄?!袊伯a黨南京歷史展覽”。
展覽通過8萬多字、660多幅圖片、30多個視頻、480多件(套)文物實物、10多個場景模型……全面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南京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歷程。
展廳墻壁上鐫刻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字樣。這些字眼深深扎根在了隊員們的心中。

展廳現場,一本泛黃的《新青年》吸引了隊員們駐足。隊員們紛紛表示,最近響應學校號召,才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今天就在館內看到了《新青年》的原本,心情無比激動。


參觀完展覽后,隊員們意猶未盡。大家十分想知道,為建立新中國、新南京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是什么樣的!
帶著滿滿的好奇,頂著烈日,大家兵分兩路,一組去尋訪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黨員,一組去尋訪為南京基礎設施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時代楷模。
尋訪二: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薛鳳鳴
薛鳳鳴爺爺,98歲,14歲參加地方抗日組織,15歲加入當地游擊隊,成為八路軍第120師獨立1旅戰士,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齊會戰斗、陳莊戰斗,17歲參加百團大戰,18歲守黃河,19歲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1939年8月,薛爺爺跟隨王震將軍率領的359旅西渡黃河,到達綏德,保衛黃河西岸。
“我們旅守在西岸,對岸的鬼子不敢渡黃河,就在對岸放炮亂轟,白天我們不睬他。到了晚上,我們就渡過黃河去炸敵人的大炮、碉堡,然后天亮前撤回來?!毖敔斉d奮地講述道,“敵人很痛恨我們,又不敢渡河,頭疼得要死!”
朝鮮戰爭爆發后,薛爺爺于1952年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并在戰爭結束后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戰后建設,直至1958年隨最后一批志愿軍回國。

“不要浪費你們的大好時光,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薛爺爺講起對隊員們的囑托,幾度哽咽,讓大家深受感動。
尋訪三:南京地鐵2號線西延線中鐵十四局大盾構項目負責人周本軍
周本軍所在企業前身為鐵道兵第四師,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優良傳統。從2018年8月8日到南京參加南京地鐵2號線西延線建設,周伯伯和他的團隊在這里已經奮戰了近3年。

周伯伯和隊員們交流時,向隊員們展示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盾構技術,它是國內超大直徑和水下盾構隧道工程領域的領先技術,著名的南京長江隧道就采用了這項技術。
周伯伯和他的團隊一直秉承鐵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創新、一往無前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每天早上7點所有人在國旗下集合點名,風雨無阻。遇到施工中的困難,沒有人退縮,群策群力想辦法解決。在關鍵時刻,項目部58名員工連續7天24小時值守監控。

在尋訪最后,周伯伯給每位隊員送了一個代表中鐵十四局集團大盾構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人形象的玩偶,與玩偶握手后,就會聽到《鐵道兵之歌》。聽著激昂的旋律,隊員們對周伯伯所從事的工作更加欽佩。
尋訪心語
隊員 劉牧宸
我決心要牢記囑托:聽黨話、跟黨走,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隊員 胡清媛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都是靠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刻苦努力,長大報效祖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隊員 趙倩萌
作為新時代少年的我們,苦一點累一點又算得了什么?我們要好好努力,自強不息,用我們瘦小但有力的肩膀扛起祖國的希望和未來。
隊員 王應嘉
薛鳳鳴爺爺的一生就是一部紅色傳奇,永遠值得我們銘記。這次活動讓我們牢記歷史,不要忘記過去,更要汲取榜樣的力量,爭做新時代好少年。與時俱進,開創未來。
隊員 李錦軒
習近平爺爺說過:“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弊鎳母鳁l戰線都需要像周本軍伯伯這樣的工作先鋒,未來,祖國還需要我們能成長為先鋒。隊員們,加油!

編輯:季泳妍